寶寶開始上學了,一到幼兒園就容易感冒,怎么辦,寶寶抵抗力降低了,環境的改變也很容易導致寶寶生病,媽媽該如何做呢?一下幾個小辦法有助于提高寶寶抵抗力,媽媽們一起隨我看一下吧
1、適時添減衣服
春天氣溫不穩定,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凍著,忙不迭地給寶寶添加衣物。但包得太多,寶寶運動出汗后自己減少衣物反而更容易受涼。春天氣溫變化無常,媽媽應適時地幫寶寶增減衣服,而不只是“一步到位”。
春季增減衣物要掌握“春捂秋凍”的原則,根據天氣預報和自身的感覺有計劃地增減衣服,一般來說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單衣就可以了。在外出時媽媽不妨給寶寶備用一件外套和一頂小帽,降低寶寶的受涼機會。你也可以多帶上一件底衫和小毛巾,方便太熱出汗時能夠幫寶寶及時替換。
2、多吃粗糧
寶寶出于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,自然需要吸收更多的營養。加強營養素的攝入,是提高寶寶抵抗力最重要的一環。很多老一輩認為給寶寶吃最好的,越精細越好。但其實粗糧往往可以補充細糧所缺乏的營養成份,達到平衡膳食。蛋白質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低,因此可以多吃一些魚、蛋、奶和豆制品。缺鋅缺的寶寶容易感冒,食欲下降,可以多吃一些含鋅量豐富的食物,比如海產品、紅肉和山核桃。
經驗媽媽分享:一到春天,我就會讓女兒多吃些蔬菜水果,平時也會多加一些粗糧點心,配著酸奶一起吃,味道挺不錯的。還可以適當給寶寶補充一些營養素,在產品的選擇上,應盡量選擇營養素配比豐富,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品牌產品,如營養18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善存小佳維等,讓寶寶的健康升值。別忘了讓孩子多喝水,水分充沛,機體新陳代謝旺盛,免疫力自然也就提高了。
3、接種疫苗
早春早晚溫差較大,許多疾病也席卷而來,流感是春季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。醫生提醒,家長們不能濫用抗生素,提早帶小孩注射疫苗是關鍵。
流感疫苗
流感,是一種由極易發生變異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6個月-3歲的嬰幼兒是流感的高危人群。但家長們應該注意的是有4類寶寶不宜接種流感疫苗:6個月以下的嬰兒;具有過敏體質,尤其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;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;患感冒、發燒、發熱等或急性病發作的寶寶。
而且流感疫苗不能預防普通感冒,所以媽媽還是要幫寶寶做好預防感冒工作哦!
水痘疫苗
水痘是一種常見的、主要發生在兒童中的傳染病,近年來臨床發現越來越多水痘患兒出現許多危及生命的疾病,因此在兒童中開展預防接種,防止水痘的發生還是很有必要的。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議,從12個月到12歲的所有孩子都應該注射兩針疫苗:第一針在12—15個月的時候注射,第二針最好在4—6歲時注射。
4、多進行體育鍛煉
懶洋洋的家長和孩子很容易因為缺乏鍛煉而導致抵抗力低下。想要提高寶寶身體的耐寒力,抵抗病菌的侵害,提前進行春季鍛煉必不可少!
提高耐寒力,冷水浴是個不錯的選擇,你可以循序漸進地用冷水給孩子洗臉、擦身和淋浴,不要擔心冷水浴容易感冒。相反,冷水能讓嬌嫩的小苗長得更健壯。
另外你還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去慢跑、散步,進行有氧運動。對于剛滿月的小寶寶,可以在陽光柔和的時候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,曬曬太陽,時間以30分鐘到1個小時為宜;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大人的監護下,到小區健身場所或者公園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煉或做做體操。積極鍛煉能夠增強孩子體質,那么流感病毒也就離寶寶遠遠的。
5、好習慣身體棒
另外,多喝水、睡足覺、減輕壓力、減少糖的攝入、堅持鍛煉身體、少去公共場所、勤洗手等好的生活習慣,對提高寶寶免疫力,增強體質也是有很大幫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