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藥房窗口,常常有人會問:“我這個藥在家里放了很久了,還能吃嗎?”
那么,中藥有保質期嗎?可以存放多久呢?
很多人認為中藥是沒有保質期的,可以放心地儲存,但其實中藥也有保質期,要是誤服了過期的中藥對我們的身體同樣會造成影響。因此,學會辨別中藥材是否變質,顯得非常重要。
中藥飲片常見的變質現象
蟲蛀
指害蟲侵入中藥內部所引起的破壞性作用。
中藥蟲蛀多發生在含淀粉、糖、脂肪、蛋白質等成分的中藥材中,如 白芷、瓜蔞皮、北沙參、芡實、黨參等。
發霉
又稱霉變。大氣中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藥材表面上,當溫濕度環境適應時易致發霉現象。
這些菌溶蝕藥材組織,使很多有機物分解,飲片腐爛變質,氣味走失,有效成分遭到很大的破壞。
泛油
中藥飲片因受熱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現油狀物質和返軟,發粘、或顏色加深,有異味等現象。
這種現象不僅導致藥材組織受到破壞、糖分和蛋白質損失、脂肪酸敗,而且改變了藥性,降低了療效。
變色
藥材貯藏不當,易使色澤改變引起變質。
另外,受環境溫濕度變化,日光、氧氣等以及加工溫度過高或發霉生蟲過程中也會引起變色。
風化
指某些含結晶水的無機鹽礦物類中藥,在干燥空氣中逐漸失去部分或全部結晶水,在其表面形成粉狀或全部形成粉狀物的變異現象,如 明礬、硼砂、芒硝等。
粘連
指有些含搪膠、樹脂、蠟質的固體飲片,因受熱粘結成塊,然后由固態變為濃厚粘稠的融流狀態的變異現象。
如 蜂蠟、阿魏、甘草浸膏、乳香等。
如何延長中藥材“保質期”呢?
下面幾個儲存方法不妨一試:
埋藏貯存法
可用陶瓷壇子等作為容器,同時,在里面放入填埋物。
石灰埋藏法適用于 易變色、蟲蛀、發霉的藥材,如黃芪、三七、天麻、紅花、冬蟲夏草等;
而用 花椒、大蒜埋藏可利用其揮發物質的作用,達到防蟲蛀的目的,適用于 有腥味的動物類藥材,如蛤蚧、鹿茸等;
谷、麥糠埋藏多用于 膠類、根類藥材,如阿膠、龜板膠、鹿角膠、人參、黨參等。
無論哪種填埋物,都需要用雙層凈紙將藥材包好置于容器內,同時將填埋物下填上埋,密封,使之與空氣隔絕,防潮、防蛀,并置于陰涼干燥處。
酒精儲存法
含糖量高、不易干燥的藥材,如枸杞子、桂圓肉、當歸、地黃、藏紅花等,可以將 少量酒精直接噴灑在藥材上和容器內,然后密封容器口即可。
但注意的是, 對酒精過敏者不宜用此方法。
烘炒儲存法
引起蟲蛀的主要是藥材原有殘存的蟲卵,高溫下烘炒能有效 殺滅蟲卵。
當藥材發現蟲蛀,內部破壞已經較嚴重,建議不要再食用。
在這里要提醒大家,一旦誤服變質的中藥出現嘔吐、腹瀉、頭暈等癥狀要立即就診,以防中毒。